电影是科技和综合艺术作品结果的结晶,技术若做到淋漓尽致当然就会增加得奖机率,今天,继奥斯卡《1917》,精彩的一镜到底电影又来了——《沸点》!
影片讲述圣诞节,在伦敦最火爆的餐厅一年中最忙碌的夜晚,魅力超凡的主厨安迪·琼斯带着一身酒气急匆匆赶往餐厅,准备开始工作。走进大门前,他正语无伦次地打电话,满是因为离婚对孩子的愧疚,和对妻子的歉意,但电话那头却只有冷冰冰的答录机。
随后,安迪在餐厅迎头碰到了餐饮行业评级员。对方认真地告诉他,因为他填报的资料不合格、后厨操作不规范,以及个别人不专业不讲卫生,餐厅的评级刚刚由五星降为三星,要想恢复五星标准至少需要整改三个月。安迪送走评级员后大声训斥被抓了现行的配菜工和帮厨。
此时二厨卡丽告诉他,今晚食材准备不足,特别是牛肉用完了,安迪抓耳挠腮。此时女洗碗工却崩溃了,因为她一个人在干两个人的活儿,因为不守时的男洗碗工又一次迟到了。
天黑了,餐厅即将开门营业。准备会上,餐厅女经理振奋地告诉大家,包括翻台等位的客人在内,她今晚足足预定了一百桌客人!其中有一对恋人将在用餐时求婚,而主厨安迪的前任老板、知名电视人兼美食评论家、富豪亚力斯凯也要莅临用餐。这一切都让事先毫不知情的安迪感到恼火。
客人陆续落座,餐厅逐渐热闹起来,麻烦也接踵而来。一整晚餐厅都十分混乱,安迪努力寻求平衡……
短短90分钟,从前台到后厨,从顾客到服务员到主厨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处理,每个人都极具特色。在这个基础上,每个人又延伸出了很多可能,有温暖也有压抑,这么多人能做到多而不乱且性格鲜明,氛围塑造也相当紧凑到位,冲突设计也足够真实,使得影片在这个狭窄拥挤的空间里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。
影片一镜到底的选择大胆,并且考验人对于美食题材预期之外的耐心;斯蒂芬·格拉汉姆作为领衔,率领着一干演员完成了很漂亮的组合战。食评生态的眉角鸡毛,顾客的挑剔与无尽要求,员工之间的对峙与冲突,个人生活中的岌岌可危,餐厅成为大熔炉,将所有的压力与问题全数乱炖,快要喷涌……
最后,不得不先聊一聊关于它一镜到底的花絮。由于编剧和剪辑师两位都是朴茅大学的校友,他们对外透了不少的料。
比如编剧在写剧本时,参考了与主演斯蒂芬·格拉汉姆曾经与导演西恩·迈德斯合作时的风格,在剧本上只写关键词和过渡,不给具体语句,因此剧本只有七页,全部对话遣词靠演员自由发挥。但也正因为如此,每个演员,哪怕龙套角色都有一套符合逻辑的对话,令餐厅里的声音充满了层次感。
除此之外,影片原计划拍8条,也就是90分钟的全片拍8遍,由于疫情只拍了四条,包括出大错没拍完的第一条,所以其实只拍了3.5条。在选片时,大多技术人员倾向选择只有8个错的第四条,但最终选了拍摄中100多个失误的第三条,原因是斯蒂芬·格拉汉姆更喜欢自己在第三条的情绪表现。
另外,影片拍摄地点是真实的饭店 Jones & Sons,里面做的食物也都是jones & sons的主厨事先准备的。一部餐厅后厨实景展示片。
总的来说,影片将可能发现在餐厅的紧急事件压缩在90多分钟的影片中,紧凑又不失紧张,压抑失控的情绪充斥着整部影片,乱中有序,大胆又精致。在不起眼的餐厅的厨,让人神经高度紧张,颇有些刀光剑影的样子。
事实上,有关《沸点》这部电影,恐怕不单单在拍一个暗流涌动的餐厅,或许还有很多含义在里面。
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